哈工大联合主办中俄同类大学联盟论坛
哈工大全媒体(阚思邈/文 王惟可/图)9月4日至5日,中俄同类大学联盟论坛在校举行。论坛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我校和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联合主办。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二级巡视员席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曹叠峰、我校副校长帅永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俄29所高校的近百位代表参加论坛。
开幕式现场
席茹表示,中俄同类大学联盟是促进教育合作的有效平台,也是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纽带。希望联盟不断推进机制建设,深化协同创新,强化使命担当,服务战略协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席茹致辞
于长学表示,中俄同类大学联盟是深化两国教育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交流网络。希望联盟通过交流互鉴,不断完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项目推进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以教育合作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为推动中俄双方教育发展、人民世代友好贡献力量。
于长学致辞
曹叠峰表示,黑龙江省高校已牵头成立12个中俄同类大学联盟,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效。希望以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中俄教育、科技、人才交流合作,为打造国家向北教育开放新高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合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曹叠峰致辞
帅永表示,哈工大作为最早开展对俄合作的高校之一,是两国教育科技领域“民心相通、技术相融”的先行者与实践者。希望继续与各联盟伙伴高校一道,聚焦国家战略协同创新,完善平台机制,厚植人文根基,为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贡献力量。
帅永致辞
据了解,中俄同类大学联盟由15个以学科或地域分类的大学联盟组成,目前拥有800多所成员高校,成为横跨欧亚大陆、全球规模最大的高校合作网络,也是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与会代表共作17场主旨报告,围绕“深化联盟协同创新,共筑中俄人文交流新高地”主题开展多个分论坛研讨,涵盖数字化教育合作、特色项目孵化、学科对标与资源互通、人文交流与区域协同等议题。北京大学副校长方方就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的发展情况及两国元首共同推进的战略性项目作报告,帅永代表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作题为《深化工科教育务实合作,共绘阿斯图发展新蓝图》的主旨报告。东北农业大学校长刘竹青、黑龙江大学校长王敬波、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兴、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校长顾问谢尔盖·科尔舒诺夫、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校长阿列克谢·卢布科夫等中俄高校代表参会,深入交流典型案例与创新机制,并共同制定“2026-2027年中俄教育合作计划”,推动联盟轮值承办机制落地,进一步提升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规划性与实效性,为两国人文交流与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机制工作一处处长丁连普在闭幕式上发言,肯定了各联盟高校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并表示论坛为进一步凝聚双方共识、深化合作提供了参考方案,明晰了发展路径,期待各高校在未来合作中取得更多成就。论坛开幕式由我校国际合作部常务副部长吴健主持。人文社科学部主任李雪和党委书记董霖先后主持相关环节。
中俄高校参会代表同期参观了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和哈尔滨新区知名企业,了解对俄合作情况。